东莞最新疫情/东莞最新疫情通知
6
2025-02-08
乡村振兴既要塑形 ,也要铸魂 。
己巳蛇年新春伊始,正值闵行区马桥镇友好村村史馆开馆一周年。今天(8日),马桥镇发布友好村村史馆“冈身听涛 ”文化传承项目。
友好村坐落于黄浦江畔 ,是董其昌故里、春申君后裔集聚地,明代文徵明之子文嘉《曲水园图》所绘地,近代农科先驱黄宗坚、京昆名家黄蔓耘出生地……
友好村村史馆开馆一年来,成为远近村民走近故乡历史的“时光机”和汇聚乡情乡愁的“陈酿馆”。
今年 ,“冈身听涛 ”文化传承项目则以“棉”“藤”“园 ”“曲”四大文化主题为引领,构建起“村史引路 + 专家下乡 + 村民参与”的模式,积极探索村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。
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、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 、上海农科院生态环境研究所、吉津斋的专家学者受聘为项目“帮帮团 ”成员 ,为文化传承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。“帮帮团”成员之一,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团委书记周蔚蔚说,《曲水园图》本身具有深刻的历史和考古学意义 ,通过对其进一步解读、开展教育美育活动,还可以从乡村建设图景的角度,在这幅图中看到除了文化艺术价值以外 ,还有乡村民居生活的美好意境。
上海博物馆一级藏品明代画家文嘉的名作《曲水园图》,所绘的是明代名士董宜阳(字子元)居住地曲水园的景观(今属马桥镇友好村) 。
竹冈董家后人 、黄家后人多年来情系乡土,或四处奔走收集家族古籍 ,或耐心地向年轻一代讲述前人的故事,为村史馆的发展贡献了宝贵力量。活动现场,董家后人董一飞、黄家后人黄榿受聘为友好村“文化守望人”。
村史馆不仅是历史的陈列馆,更是村民幸福生活的见证者与推动者 。为响应幸福城区建设 ,展现幸福乡村面貌,村史馆开展了“因为友好·所以幸福”摄影作品征集活动,并在活动现场进行展示。
四位新老村民代表在“‘乡’遇幸福时光 ”分享会环节上 ,讲述了各自在友好村的幸福故事,有见证家族历史的幸福,离家后对故乡的牵挂 ,在异乡收获家的温暖,这些“村里的故事”生动诠释了幸福的内涵。村里的幸福,藏在田间劳作的辛勤汗水里 ,藏在子孙满堂的欢声笑语中,藏在邻里和睦的相处日常里,藏在民俗传承的坚定坚守中 ,藏在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里 。
村史馆浓缩着一个村庄的过往,记录着一个村庄的现在,寄托着一个村庄的未来。未来,马桥镇将紧扣乡村实际 ,着眼群众需求,在建好用好村史馆方面下更大功夫,不断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,让村史馆真正成为留住乡愁、激活记忆的重要阵地,用小小村史馆写好文化传承大文章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